髟的说文解字解释
髟
biāo髟部 部 10画 U+9ADF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七反切所咸反頁碼第742頁,第4行,第1字述
長髮猋猋也。從長,從彡。凡髟之屬,皆從髟。
段注本
卷别卷九上反切所銜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700頁,第1字許惟賢第745頁,第1字
《長髮》猋猋也。
段注猋與髟曡韵。猋猋當依《玉篇》作髟髟。《通俗文》曰:髮垂曰髟。潘岳秋興賦。斑鬢髟以承弁。按《馬融・長笛賦》。特麚昏髟。注。髟,長髦。《廣成頌》曰:羽旄紛其髟鼬。旚繇之假借字也。
从長彡。
段注彡猶毛也。會意。《五經文字》必由反。在古音三部,桼部䰍从此爲聲。可得此字之正音矣。音轉乃爲必凋切,匹妙切。其云所銜切者,大謬。誤認爲彡聲也。
一曰白黑髮襍而髟。
段注依李善秋興賦注補此八字。而似當作曰。
凡髟之屬皆从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髟【標】。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之,由「
」和「彡」二字構成。
,隸定作「長」,義為「長髮之人」,引申可作一切長解;彡,義為「刷畫的花紋」,在此比擬為毛髮。二字相合成「髟」,可會以「頭髮很長」的意思。字經隸書,體變作
,稍失其形。楷書作髟,沿自隸書之形以定體。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前7.5.3(甲)

京都345(甲)

前8.14.3(甲)

掇2.6(甲)

乙1556(甲)

父乙莫觚(金)商代晚期

郭.成.22(楚)

說文‧髟部

楷書
附检字
長髮猋猋也。从長从彡。凡髟之屬皆从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