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陶的说文解字解释

陶的说文解字解释

táo

阜部 部 10画 U+9676

táo

阜部

10画

U+9676

徒刀切

𨺃

大徐本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徒刀切頁碼481頁,第23

異體𨺃

陶再成丘也,在濟陰。从𨸏匋聲。《夏書》曰:「東至于陶丘。」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陶唐氏。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特豪反頁碼1123頁,第3行,第1

陶再成丘也,在濟陰。從𨸏匋聲。《夏書》曰:「東至於陶丘,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陶唐氏也。」

段注本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徒刀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940頁,第2許惟賢1278頁,第4

陶再成丘也。在濟陰。

段注《釋丘》曰:一成爲敦丘。再成爲陶丘。《禹貢》曰:道沇水東流爲濟。入于河。泆爲熒。東出于陶丘北。《地理志》曰:濟陰郡定陶縣。《禹貢》陶丘在西南。按定陶故城在今山東曹州府定陶縣西南。古陶丘在焉。

𨸏。匋聲。

段注徒刀切。古音在三部。

《夏書》曰:東至于陶丘。

段注《禹貢》文。

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凥。故堯號陶唐氏。

段注謂堯始居於陶丘。後爲唐侯。故曰陶唐氏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陶訓養乃保之借,保,養也。匋从缶勹聲,史篇匋古音如勹,勹與保音同。「陶陶」訓樂乃慆之借。《史記》「陶誕」乃雙聲連語,止有誕字而已(僅有誕義)。

陶土=匋土。

白话解释

陶,第二次堆成的土丘,位在济河北面。字形采用“左耳旁”(阜),“匋”是声旁。《夏书》上说:“……(某地)东抵于陶丘。”

字形解说

始見於金文。字從阜、從二、從二土。戰國《包山楚簡》文字形承金文。篆文字形則固定從阜、匋聲。《說文》:「陶,再成丘也,在濟陰。〈夏書〉曰:『東至于陶丘。』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陶唐氏。」段注:「〈釋丘〉曰:『一成爲敦丘,再成爲陶丘。』」隸、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