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鸎何反頁碼第1118頁,第7行,第1字述
大陵曰阿。從𨸏可聲。一曰阿,曲𨸏也。
段注本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烏何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923頁,第2字許惟賢第1270頁,第10字
大陵曰阿。
段注《釋地》、《毛傳》皆曰:大陵曰阿。
从𨸏。可聲。
段注烏何切。十七部。
一曰阿,曲𨸏也。
段注《毛詩》。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傳云:大陵曰阿。《考槃》在阿。傳曰:曲陵曰阿。各隨其宜解之也。《大雅》。有卷者阿。傳曰:卷,曲也。然則此阿謂曲𨸏也。引申之,凡曲處皆得偁阿。是以緜蠻傳曰:丘阿,丘之曲阿。室之當棟處曰阿。《考工記》四阿。若今四注屋。《左傳》。椁有四阿。《毛傳》。偏高曰阿丘。許書言谷,口上阿也。皆是也。曲則易爲美。故隰桑傳曰:阿然,美皃。凡以阿言私曲,言昵近者,皆引申叚借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今引申為曲。「阿私所好」,即曲私所舒。與苑同。
《詩》「阿然」訓「美貌」乃旖之借,旖弛亦作阿那。古人屋四下水,故中高而曲而阿。「阿保」乃妿之借。「阿私」之阿亦訓曲,乃引申誼。
今引申為曲,如「阿私所好」。屋棟曰阿者=宛。苑,覆於上也。
今引申為曲,如「阿私所好」。屋棟曰阿係宛字。宛,覆於上也。○阿然美貌=旖。阿保=妿。
白话解释
阿,巨大的山陵。一种说法认为,“阿”是曲阜。字形采用“曲”作边旁,“可”是声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