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的说文解字解释
錫
xī金部 部 16画 U+932B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先擊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806頁,第4字許惟賢第1220頁,第7字
銀鉛之閒也。
段注《周禮》卝人注曰:鈏也。《職方氏》曰:鑞也。鑞字《說文》無。《經典》多叚錫爲賜字。凡言錫予者,卽賜之叚借也。
从金。易聲。
段注先擊切。十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鍚与」之錫乃賜之借。又「阿錫」乃緆字之假借。
錫予=賜。布名「阿錫」者=緆。
「阿鍚」,光布也,錫係緆之假。
白话解释
锡,介于银与铅之间的金属。字形采用“金”作边旁,“易”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字形或作「」,楷定即為「錫」,從金、易聲。「金」為金粒,作為形符,表示義與金屬有關;「易」為變易,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金文又或作「
」、「
」,楷定為「
」,從金、睗聲。「睗」為迅速看一眼,於此也是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易」、「睗」同音,故可互易為聲符。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皆與金文「
」同體,「
」、「
」二形則後世不用。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大陸通行規範字作「锡」。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甲3364(甲)

毛公鼎(金)西周晚期

曾伯雨木二簠(金)春秋早期

曾伯雨木二簠(金)春秋早期

天策(楚)

說文‧金部

武威簡.服傳58(隸)西漢

北海相景君銘(隸)東漢

熹.易.訟(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銀鉛之閒也。从金易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