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錦的说文解字解释

錦的说文解字解释

jǐn

帛部 部 16画 U+9326

jǐn

帛部

16画

U+9326

居飮切

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居飲切頁碼255頁,第5

錦襄邑織文。从帛金聲。

附注徐鍇繫傳「邑」作「色」。

小徐本

卷别卷十四反切九沈反頁碼653頁,第7行,第1

錦襄色織文也。從帛金聲。

鍇注臣鍇曰:「襄,雜色也。漢魏郡有縣能織錦綺,因名襄邑也。」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居飮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451頁,第3許惟賢635頁,第3

錦襄邑織文也。

段注《漢・地理志》、《郡國志》陳畱郡屬縣有襄邑。今河南歸德府睢州治卽故縣地。《地理志》云:縣有服官。李善引陳畱記云:襄邑渙水出其南。睢《水經》其北。傳云:睢渙之閒出文章。故其黼黻絺繡。日月華蟲。以奉宗廟御服焉。司馬彪《輿服志》云:襄邑歲獻織成虎文。按許以漢法釋古。謂若今之襄邑織文卽《經典》之錦文也。《毛傳》。貝(逗),錦文也。《禹貢》。厥匪織貝。鄭注云:貝,錦名也。凡爲織者。先染其絲。乃織之。則成文矣。《禮記》云:士不衣織。

从帛。金聲。

段注居飮切。七部。

白话解释

锦,添色绣图(“襄邑織文”疑为“襄色織文”之误)。字形采用“帛”作边旁,“金”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自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皆為從帛、金聲。「帛」為布帛,即絲織品的總稱,作為形符,表示義與布帛有關;「金」為金粒,引申為光彩燦爛,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形聲兼會意。大陸通行規範字作「锦」。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襄邑織文。从帛金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