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的说文解字解释
鄙
bǐ邑部 部 13画 U+9119
大徐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兵美切頁碼第206頁,第17字續丁孫
𨝚
異體鄙、𨝣
五酇爲鄙。从邑啚聲。
附注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啚)即都鄙之本字。《說文解字》以為啚嗇字,而以鄙為都鄙字。考古金文都鄙字亦不从邑,从邑者後所增也。」
小徐本
卷别卷十二反切博美反頁碼第529頁,第3行,第1字述
五鄼爲鄙。從邑啚聲。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兵美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133頁,第3字許惟賢第500頁,第2字
五酇爲鄙。
段注見《遂人》。五百家也。又《周禮》都鄙,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畍曰都。鄙,所居也。按《大司徒》以邦國,都鄙對言。鄭注以邦之所居曰國,都之所居曰鄙對言。《春秋經》傳鄙字多訓爲邊者。葢《周禮》都鄙歫國五百里。在王畿之邊。故鄙可釋爲邊。又引伸爲輕薄之偁。而鄙夫字古作啚。冣目云俗儒啚夫翫其所習,可證也。今則鄙行而啚廢矣。
从邑。啚聲。
段注兵美切。古音在一部。故鄙否通叚用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五酇為鄙。鄙夫當作啚(貪財之徒)。若粗陋之夫則直作鄙夫,蓋與都對也。
五酇為鄙。鄙夫=啚夫(貪財之人)。若粗陋之人稱鄙夫則直可作鄙夫,蓋與都相對也,故樸鄙、卑啚、啚夫、都鄙。
白话解释
鄙,五百家叫“鄙”。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啚”作声旁。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佚61(甲)

珠186(甲)

木甘𤔲土簋(金)西周早期

楚簋(金)西周晚期

𦅫鎛(金)春秋中期

說文古文

說文‧㐭部

天文雜占1.3(隸)西漢

楷書
附检字
五酇爲鄙。从邑啚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