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的说文解字解释
邸
dǐ邑部 部 7画 U+90B8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都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134頁,第2字許惟賢第500頁,第4字
屬國舍也。
段注《文帝紀》曰:入代邸。顏注曰:《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歸至也。按今俗謂旅舍爲邸。《經典》假借邸爲柢。如《典瑞》四圭有邸是也。《釋器》。邸謂之柢。當作秪謂之邸。《釋言》曰:柢,本也。鄭司農引作邸本也可證。《爾雅》皆釋經之辭。
从邑。氐聲。
段注都禮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親王本在京,不可稱邸;外藩入京則有邸,今所稱公館也。(引申為根柢字)。
屬國舍也。故外藩入京則稱邸(蓋有邸使之住),猶今言公館也。若親王則本在京,不得稱邸,如今之稱奕劻為慶邸等,實欠亨也。
白话解释
邸,属国在都城设置的馆舍。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氐”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字形從邑、氐聲。從邑,指郡國而言;氐聲,表示音讀。篆文、楷書皆承戰國文字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包2.32(楚)

說文‧邑部

居延簡甲317(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山陽邸鐙(隸)東漢

吳浩宗買地券(隸)孫吳

楷書
附检字
屬國舍。从邑氐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