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遣的说文解字解释

遣的说文解字解释

辵部 部 13画 U+9063

qiǎn

辵部

13画

U+9063

去衍切

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去衍切頁碼53頁,第26

遣縱也。从辵𨺫聲。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𦥑、从𠂤,會派遣軍隊之意。其後或加『一』、『口』、『辵』、『走』等義符,強化派遣的意義。西周晚期以後『𦥑』逐漸訛變,遂成今形。」

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喫善反頁碼155頁,第3行,第2

遣縦也。從辵𨺫聲。

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去衍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87頁,第3許惟賢128頁,第9

遣縱也。

段注《糸部》曰縱,緩也。一曰舎也。

从辵。𠳋聲。

段注去衍切。十四部。

白话解释

遣,释放。字形采用“辵”作边旁,“”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從?,會派遣軍隊之意,甲骨學者都以為是「遣」字的初文,隸定可作「?」。金文繼承這個形體,或加繁文「口」,或加義符「辵」,加強行動之意。戰國文字從辵、?聲;或作「」,改義符「?」為聲符「」。篆文、隸書、楷書都從辵、?聲。「遣」從「辵」為義符,表示與行動有關;從「?」為聲符,有兼義功能,依《說文》,「?」字本義為「?商小塊也」,不過古文字學家都主張「?」字本義為「派遣軍隊」,此義與「遣」有關,故有兼義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縱也。从辵𠳋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