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的说文解字解释
遠
yuǎn辵部 部 13画 U+9060
大徐本
小徐本
白话解释
远,辽远。字形采用“辵”作边旁,“袁”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彳、袁聲;金文從彳(或辵)、袁聲,戰國文字、篆文、隸書、楷書都從辵、袁聲。字從「辵」或「彳」為義符,表示與行動有關(距離遠就要走很久);從「袁」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袁」字本義為「長衣貌」,此義與「遠」無關,因此不兼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後2.42.8(甲)

史墻盤(金)西周中期

番生簋蓋(金)西周晚期

包2.28(楚)

天卜(楚)

郭.五.36(楚)

九.56.77(楚)

說文古文

說文‧辵部

泰山刻石(篆)秦

繹山碑(篆)秦

睡虎地簡10.2(隸)秦

老子甲20(隸)西漢

縱橫家書71(隸)西漢

西陲簡48.4(隸)西漢

熹.詩.河廣(隸)東漢

孟孝琚碑(隸)東漢

趙寬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遼也。从辵袁聲。(𨖸)古文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