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的说文解字解释
豫
yù象部 部 15画 U+8C6B
大徐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羊茹切頁碼第319頁,第1字續丁孫
豫
異體𠄝
象之大者。賈侍中說:不害於物。从象予聲。
𢄮
古文。
附注《說文新證》:「从象,呂聲,或从予聲(『予』、『呂』為一字之分化。『呂』或上加『八』,或下加豎筆,則分化為『予』),或加『土』。」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羊茹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836頁,第1字許惟賢第802頁,第1字
象之大者。
段注此豫之本義,故其字从象也。引伸之,凡大皆偁豫。故《淮南子》、《史記・循吏傳》、《魏都賦》皆云:市不豫價。《周禮》司市注云:防誑豫。皆謂賣物者大其價以愚人也。大必寬裕。故先事而備謂之豫。寬裕之意也。寬大則樂。故《釋詁》曰:豫,樂也。易鄭注曰:豫喜豫說樂之皃也。亦借爲舒字。如《洪範》。豫,恒燠若。卽舒,恒燠若也。亦借爲與字。如《儀禮》古文與作豫是也。
賈侍中說。不害於物。
段注賈侍中名逵。許所從受古學者也。侍中說《豫・象》雖大而不害於物。故寬大舒緩之義取此字。
从象。
段注非許書則从象不可解。
予聲。
段注羊茹切。五部。俗作預。
古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像。《說文》讀樣,庠、序音轉,一字(陽唐對轉),象、豫亦一字。象本大,說大話曰象,說大價(虚價)亦曰豫。大則必寬,故引申為寬豫、悦豫。又引申為舒。舒必豫備,故引申為豫備,今作預,俗字。豫備乃敘之借,先事必有叙次也。
像,《說文》讀樣。庠,序(雙聲)一字,故知象、豫(魚陽對轉)亦一字。象本大,說大話曰象,說大價(虚價)亦曰豫。大則必寬,故引申為寬豫、悦豫。又引申為舒。舒必豫備,故引申為豫備。今作預,乃俗字。
像,《說文》讀樣。庠、序雙聲,象、豫亦雙聲,故豫即象之或體。豫訓大,因大引申為寬。豫再引申為豫備,今豫備字俗作預,但沿用已久。
白话解释
豫,是特大的象。贾侍中说:象对物无害。字形采用“象”作边旁,“予”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第一例,從象、呂聲;第二例多了些飾畫,不影響其音、義。篆文作,改以予為聲,而象、予古聲近,取以為聲,旨在便於識讀,並不示義,同時區別「象」字的假借義。隸書、楷書之形,沿自篆文之形以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蔡侯紐鐘(金)春秋晚期

包2.7(楚)

包2.52(楚)

包2.72(楚)

包2.11(楚)

說文古文

說文‧象部

老子乙前144下(隸)西漢

西陲簡39.3(隸)西漢

熹.易.序卦(隸)東漢

禮器碑側(隸)東漢

晉成晃碑(隸)西晉

楷書
附检字
象之大者。賈侍中說:不害於物。从象予聲。𠄛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