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見的说文解字解释

見的说文解字解释

見部 部 7画 U+898B

jiàn,xiàn

見部

7画

U+898B

古甸切

大徐本

卷别卷八下反切古甸切頁碼284頁,第1

見視也。从儿从目。凡見之屬皆从見。

附注段玉裁注:「用目之人也,會意。」

小徐本

卷别卷十六反切經硯反頁碼717頁,第7行,第1

見視也。從目、儿。凡見之屬,皆從見。

鍇注臣鍇曰:「目儿爲見,會意。」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下反切古甸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627頁,第1許惟賢713頁,第2

見視也。

段注析言之有視而不見者,聽而不聞者。渾言之則視與見,聞與聽一也。《耳部》曰:聽,聆也。聞,知聲也。此析言之。

从目儿。

段注用目之人也。會意。古甸切。十四部。

凡見之屬皆从見。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意。

白话解释

见,视,看。字形采用“儿、目”会义。所有与见相关的字,都采用“见”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之,由「目」和「人」構成,會以視義。金文三例,承甲文而來,只是第三例之「人」以反向呈現,而人在甲文中本可正、反書寫,不影響其音、義。戰國文字二例,也是上從目、下從人,和甲、金文之形一致。篆文最合甲文第二例。字經隸書,所從之人變作「儿」,而儿、人本為一字,音、義全同,則其上承篆文之形應無疑義。楷書沿之,無所改易。以上諸形,都由目、儿二字構成,又和目、儿二字沒聲音關係,所以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視也。从儿从目。凡見之屬皆从見。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