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十六反切平義反頁碼第700頁,第6行,第2字述
寢衣,長一身有半。從衣皮聲。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皮義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576頁,第6字許惟賢第691頁,第2字
𡪢衣。長一身有半。
段注《論語・鄉黨》篇曰: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孔安國曰:今被也。鄭注曰:今小臥被是也。引伸爲橫被四表之被。
从衣。皮聲。
段注皮義切。古音在十七部。
白话解释
被,睡觉时盖的厚衣物,规格是一个半身高的长度。字形采用“衣”作边旁,采用“皮”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戰國文字、篆文的形構皆係從衣、皮聲。從衣,表示與衣服相關;皮聲,表示音讀,也隱含皮傅在外的意思。隸變作,楷書作被。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杜虎符(金)戰國晚期

新郪虎符(金)戰國晚期

包2.199(楚)

包2.214(楚)

包2.203(楚)

說文‧衣部

睡虎地簡11.26(隸)秦

老子甲75(隸)西漢

北海相景君銘(隸)東漢

趙君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𡪢衣,長一身有半。从衣皮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