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呼決切頁碼第158頁,第7字續丁孫
血
祭所薦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凡血之屬皆从血。
附注按:甲骨文中「一」有作「」者。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說文解字》『从皿,一象血形』,此从『』者,血在皿中,側視之則為一,俯視之則成『』矣。」
小徐本
段注本
白话解释
血,祭祀时敬献给神灵的牲畜的鲜血。字形主要依据“皿”字而构造,字形中的“一”,像器皿中装着鲜血的样子。所有与血相关的 字,都采用“血”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
二例,都像器中血塊的樣子。戰國文字
、
沿自甲文之形,只是繁簡不同而已。篆文作
,由「皿」和「一」構成。皿,表示盛牲血的器具,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六書中屬於象形。一,在此只像凝固的血塊,沒獨立的形、音、義,只是一個不成文的實象而已。當皿和一結合成「血」,正可顯示器中血塊的意思。字經隸書,體變作
,稍失其形,楷書沿之以定體,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諸形,都由象形皿加實象血塊而成,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鐵50.1(甲)

京都1272(甲)

前8.12.6(甲)

粹12(甲)

仰25.29(楚)

郭.語1.45(楚)

郭.唐.2(楚)

說文‧血部

繹山碑(篆)秦

睡虎地簡50.91(隸)秦

天文雜占1.4(隸)西漢

史晨碑(隸)東漢

武威醫簡82乙(隸)東漢

熹.易.歸妹(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祭所薦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凡血之屬皆从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