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蠱的说文解字解释

蠱的说文解字解释

蟲部 部 23画 U+8831

蟲部

23画

U+8831

公戸切

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公戶切頁碼448頁,第27

蠱腹中蟲也。《春秋傳》曰:「皿蟲爲蠱。」「晦淫之所生也。」臬桀死之鬼亦爲蠱。从蟲从皿。皿,物之用也。

附注段玉裁注:「蟲於飲食器中,會意。」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公戶切頁碼1055頁,第6行,第2

蠱腹中蟲也。《春秋傳》曰:「皿蟲爲蠱。」「晦淫之所生也。」臬桀死之鬼亦爲蠱。從蟲從皿。皿,物之用也。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公戸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704頁,第2許惟賢1177頁,第2

蠱腹中蟲也。

段注中蟲皆讀去聲。《廣韵》、《集韵》皆曰:蟲直眾切。蟲食物也。亦作蚛腹。中蟲者,謂腹內中蟲食之毒也。自外而入故曰中。自內而𧐂故曰蟲。此與《虫部》腹中長蟲,腹中短蟲讀異。《周禮》庶氏。掌除毒蠱。注云:毒蠱,蟲物而病害人者。賊律曰:敢蠱人及敎令者棄市。《左氏・正義》曰:以毒藥藥人。令人不自知。今律謂之蠱。玄應屢引《說文》蠱,腹中蟲也。謂行蟲毒也。下五字葢黙注語。顧野王《輿地志》曰:主人行食飮中殺人。人不覺也。字從箸蟲於飮食器中會意。

《春秋傳》曰:皿蟲爲蠱。晦淫之所生也。

段注晦淫俗本作淫溺。誤。今依宋本正。《春秋傳》者,昭元年《左氏傳》文。醫和視晉矦疾曰:是爲近女室疾(句)。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天有六氣。淫生六疾。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陽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惑蠱之疾。於文,皿蟲爲蠱。穀之飛亦爲蠱。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皆同物也。和言如蠱者,蠱以鬼物飮食害人。女色非有鬼物飮食也。而能惑害人,故曰如蠱。人受女毒,一如中蠱毒然。故《毄辭》謂之蠱容。張平子賦謂之妖蠱。謂之蠱媚。皆如蠱之說也。言於文皿蟲爲蠱者,造字者謂蟲在皿中而飤人,卽以人爲皿而蝕其中。康謂之蠱,米亦皿也。女惑男風落山,男亦皿也。山亦皿也。故云皆同物也。此皆蠱之引申之義。

梟磔死之鬼亦爲蠱。

段注梟磔各本作臬桀。《史記・封禪書・索隱》引樂彥云:《左傳》皿蟲爲蠱。梟磔死之鬼亦爲蠱。梟當作𥄉𣃔首倒縣。磔辜也。殺人而申張之也。强死之鬼,其䰟魄能馮依於人以爲淫厲。是亦以人爲皿而害之也。此亦引申之義。《序卦傳》曰:蠱者,事也。伏曼容注曰:蠱,惑亂也。萬事從惑而起。故以蠱爲事。引《大傳》乃命五史以書五帝之蠱事。

从蟲。从皿。

段注會意。公戶切。亦去聲。五部。《聲類》弋者切。音冶。

皿,物之用也。

段注物上當有蠱字。皿所以盛飮食行蠱者也。此說从皿之意。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本為腹中蠱,為女迷男之藥,故引申為迷惑,《傷寒論》有「狐惑」,腹中生蟲,喉音沙,與蟲病同,今稱勞病。○蠱毒為本誼,引申蠱病,又引申為惑,又引申為媚。

因下蠱事多是女蠱男,故引申為晦淫之疾(近女而得之疾也),又引申為女惑男之義(因為是女迷男之藥,故引申為迷惑之義。

本為腹中蟲,為女迷男之藥,故引申為迷惑。

白话解释

蛊,肚子里的虫,蛔虫。《春秋传》上说:“‘皿’上加‘虫’为‘蛊’。”肚子里的蛊毒,是“ * 产生的恶果。”传说砍头、悬吊、分肢而死的鬼,也会变成“蛊”。字形采用“蟲、皿”会义。皿,表示物用。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腹中蟲也。《春秋傳》曰:“皿蟲爲蠱。”“晦淫之所生也。”臬桀死之鬼亦爲蠱。从蟲从皿。皿,物之用也。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