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符兵切頁碼第17頁,第14字續丁孫
𦭃
異體苹
蓱也。無根,浮水而生者。从艸𠀒聲。
附注徐灝注箋:「《爾雅・釋草》云:『苹,蓱;其大者蘋。』即許所本。與『苹,藾蕭』異物同名,因以苹為藾蕭之專名,又增水旁作萍以為浮萍。今本水部萍字,乃後人所增耳。」
小徐本
卷别卷二反切備明反頁碼第67頁,第6行,第1字述
萍也,無根浮水而生者。從艸平聲。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萍,蓱同,庚部。
苹、萍、蓱(蘋?)三字同,在庚部。
萍、蘋皆在侵部,薲在真部。
萍、蘋皆在侵部,薲在真部。[一][一]此條各字諸家所記韻部互異,依段注,苹、萍,蓱皆在十一部,蘋薲在十二部。
白话解释
萍,浮萍。无根,是一种浮在水面上生长的水草,字形采用“艸”作边旁,“苹”也是声旁。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艸部

漢印徵西漢

楷書
附检字
蓱也。無根,浮水而生者。从艸平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