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的说文解字解释
罪
zuì网部 部 13画 U+7F6A
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徂賄切頁碼第250頁,第18字續丁孫
𦋛
異體罪
捕魚竹网。从网、非。秦以罪爲辠字。
附注段玉裁注:「本形聲之字,始皇改為會意字也……《文字音義》云:始皇以辠字似皇,乃改為罪。按:經典多出秦後,故皆作罪。罪之本義少見於竹帛。」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徂賄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419頁,第3字許惟賢第621頁,第8字
捕魚竹网。
段注竹字葢衍。小徐無竹网二字。
从网。非聲。
段注聲字舊缺。今補。本形聲之字。始皇改爲會意字也。徂賄切。十五部。
秦㠯爲辠字。
段注《文字音義》云:始皇以辠字似皇。乃改爲罪。按《經典》多出秦後。故皆作罪。罪之本義少見於竹帛。《小雅》。畏此罪罟。《大雅》。天降罪罟。亦辠罟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詩》「畏此罪罟」、「天降罪罟」,二罪字皆當作网字解,不可作辠字解,段注誤。○然有罪入网羅,則网引申即為罪。
捕魚竹网。「畏此罪罟」,「天降罪罟」皆用本義,段非。
捕魚竹网也。《詩》:「畏此罪罟」,又「天降罪罟」,此二罪皆作网解。
白话解释
罪,捕鱼的竹网。字形采用“网、非”会义。秦人用“罪”字代替“辠”字。
字形解说
字始見於金文,從自、辛。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戰國文字與金文同。篆文分收二字。《說文‧网部》:「罪,捕魚竹网。从网、非聲。秦以為辠字。」段注:「聲字舊缺,今補。本形聲之字。始皇改為會意也。《文字音義》云:『始皇以辠字似皇,乃改為罪。』按,經典多出秦後,故皆作罪,罪之本義少見於竹帛。」《說文‧辛部》:「辠,犯法也。从辛、自。言辠人戚鼻苦辛之?。秦以辠似皇字,改為罪。」隸書仍並見二字形,其中罪字已訛從罒,楷書則統一作罪。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网部

老子甲19(隸)西漢

定縣竹簡8(隸)西漢

熹.書.康誥(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捕魚竹网。从网、非。秦以罪爲辠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