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繜的说文解字解释

繜的说文解字解释

糸部 部 18画 U+7E5C

zūn,zǔn

糸部

18画

U+7E5C

子昆切

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子昆切頁碼436頁,第13

繜薉貉中,女子無絝,以帛爲脛空,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从糸𢍜聲。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子昆切頁碼1034頁,第5行,第2

繜薉貉中,女子無絝,以帛爲脛空,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從糸尊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子昆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617頁,第1許惟賢1138頁,第10

繜薉貉中女子無絝。㠯帛爲脛空。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

段注無絝者,無左右各一之絝也。帛,依《急就篇》當作布。空腔古今字。核當作覈。果覈之引申也。帛爲脛腔。褚以絮而裹之。若今江東婦之卷胖。胖音如滂去聲。是名繜衣。亦曰母繜。《急就篇》曰:襌衣蔽膝布母繜。葢蔽厀,繜衣,襜三者相似。故曰狀如襜。《衣部》曰:襜,衣蔽前也。又曰:直裾謂之襜褕。此當曰狀如襜。不當有褕字。

从糸。尊聲。

段注子昆切。十三部。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薉貉中,女子無絝,以帛爲脛空,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从糸尊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