緌的说文解字解释
緌
ruí糸部 部 14画 U+7DCC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儒隹切頁碼第1033頁,第4行,第2字述
系冠纓也。從糸委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儒隹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610頁,第2字許惟賢第1135頁,第6字
系冠纓𠂹者。
段注各本作系冠纓也。《韵會》無也字。皆非。今正。緌與纓無異材。垂其餘則爲緌。不垂則臿於纓卷閒。《內則》冠緌纓注曰:緌者,纓之餘也。《正義》曰:結纓頷下以固冠。結之餘者散而下垂謂之緌。按《玉藻》曰:有事然後緌。《檀弓》曰:喪冠不緌。扱其餘也。引申之爲旌旂之緌。以旄牛尾爲之。古字或作蕤。或叚綏爲之。
从糸。委聲。
段注儒徍切。古音在十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旌旗之緌,乃「麾」之借。
以二帶繫帽為纓,到頸間二帶縛攏打一結者,曰緌。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糸部

武威簡.特牲17(隸)西漢

楷書
附检字
系冠纓也。从糸委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