緄的说文解字解释
緄
gǔn糸部 部 14画 U+7DC4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古本切頁碼第1033頁,第4行,第3字述
織帶也。從系昆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本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610頁,第3字許惟賢第1136頁,第1字
織成帶也。
段注各本無成字。依《文選《七啓》〉》注,《後漢・南匈奴傳》注補。《玉篇》帶誤章。凡不待翦裁者曰織成。緄帶見《後漢書》。葢非三代時物也。詩《小戎》。竹秘緄縢。《毛傳》曰:緄,繩也。此古義也。而許不取之。過矣。漢碑用爲衮字。
从糸。昆聲。
段注古本切。十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今稱「鑲緄」是也。
今「鑲緄」字即此,乃闌干紋帶也。
「鑲滾」之正字。
鑲緄。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包2.268(楚)

說文‧糸部

衡方碑(隸)東漢

魯峻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織帶也。从糸昆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