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綸的说文解字解释

綸的说文解字解释

糸部 部 14画 U+7DB8

lún,guān

糸部

14画

U+7DB8

古還切

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還切頁碼436頁,第1

綸糾青絲綬也。从糸侖聲。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古還切頁碼1034頁,第1行,第1

綸青絲綬也。從糸侖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還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614頁,第2許惟賢1137頁,第5

綸糾靑絲綬也。

段注各本無糾字。今依《西都賦》李注,《急就篇》顏注補。糾,三合繩也。糾靑絲成綬,是爲綸。郭璞賦云:靑綸競糾。正用此語。《緇衣》注曰:綸,今有秩,嗇夫所佩也。《釋艸》。綸似綸。郭曰:今有秩,嗇夫所帶糾靑絲綸。《法言》。五㒳之綸。李軌云:綸,糾靑絲綬也。今本《法言》改糾爲如。不可通矣。攷《輿服志》。乘輿黃赤綬。諸侯王赤綬。諸國貴人相國皆綠綟綬。公侯將軍紫綬。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靑綬。千石,六百石黑綬。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黃綬。百石靑紺綸。一采宛轉繆織。長丈二尺。按繆卽糾字。自黃綬以上,綬之廣皆尺六寸。皆計其首。首多者系細。首少者系粗。皆必經緯織成。至百石而不計其首。合靑絲繩辮織之。有經無緯。謂之宛轉繩。若今人用絲繩如箸粗爲帶者也。《緇衣》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小雅》曰:之子于釣。言綸之繩。《召南》曰:其釣維何。維絲伊緍。傳云:緍,綸也。綸之繩猶言糾之繩矣。後人用以代經論字。遂使其義不傳。

从糸。侖聲。

段注古還切。古音在十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綸【關】。諸葛之綸巾即以絲绶製之。

諸葛亮之「綸巾」即以絲綬製之,經綸是引申義。

綸【關】。諸葛之「綸巾」即以絲綬製之。

字形解说

甲骨文左像「冊」,右像絲縷搓成線的樣子。篆文從糸、侖聲。從「糸」指與絲有關;「侖」表示音讀。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青絲綬也。从糸侖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