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居立切頁碼第1029頁,第5行,第3字述
相足也。從糸合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居立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588頁,第2字許惟賢第1126頁,第11字
相足也。
段注足居人下。人必有足而後體全。故引申爲完足。相足者,彼不足此足之也。故从合。
从糸。合聲。
段注形聲亦會意也。居立切。七部。
白话解释
给,添丝加继续。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合”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左「糸」右「合」。篆文從糸、合聲。從「糸」,指如同絲一樣長,引申有多、豐富之意;「合」有會聚的意思,此除表示音讀,亦兼有聚集之意。隸書、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糸部

睡虎地簡19.180(隸)秦

孫子90(隸)西漢

居延簡甲143(隸)西漢

曹全碑(隸)東漢

袁安碑(篆)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相足也。从糸合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