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稯的说文解字解释

稯的说文解字解释

禾部 部 14画 U+7A2F

zōng,zǒng

禾部

14画

U+7A2F

子紅切

𥞝

大徐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子紅切頁碼231頁,第3

稯布之八十縷爲稯。从禾㚇聲。

𥞝

𥞝籒文稯省。

附注段玉裁注:「㚇,亦兇聲也。」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三反切子紅反頁碼592頁,第6行,第1

𥞝布之八十縷。從禾㚇聲。

鍇注臣鍇曰:「此即十筥,稯也。」

反切………頁碼592頁,第7行,第1

籒文。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子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308頁,第2許惟賢572頁,第4

𥞝布之八十縷爲稯。

段注按此當有奪文。聘《禮記》曰:禾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許下文五稯爲秭。二秭爲秅。正本記文。若先之曰布八十縷爲稯。則下文不爲四百縷爲秭,八百縷爲秅乎。知其𣃔不然矣。葢必云:禾四十秉爲稯。从禾。㚇聲。一曰布之八十縷爲稯。轉寫奪漏而亂之耳。秉見《又部》。云禾把也。从又持禾。云四十秉爲稯。則上下相屬成文。鄭注《周禮》云:禾,稾實幷刈者也。秉,手把也。稯猶束也。《國語》。其歲。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過也。稯禾謂禾四十秉。秉芻謂芻一把。韋注殊誤。布八十縷爲稯者。《史記・孝景本紀》。令徒𨽻衣七稯布。《索隱》、《正義》皆云:葢七𦫵布用五百六十縷。《漢書・王莽傳》。一月之祿。十緵布二匹。孟康云:緵,八十縷也。攷鄭注《喪服》曰:八十縷爲𦫵𦫵當爲登。登,成也。今之禮皆登爲𦫵。俗誤巳行久矣。賈公彦云:今亦云布八十縷謂之宗。宗卽古之𦫵也。是則宗緵登𦫵一語之轉。《聘禮》今文作稯。古文作緵。許从今文。故《糸部》無緵。布縷與禾把皆數也。故同名。《糸部》緦下云:十五𦫵布。謂十五稯布也。

从禾。㚇聲。

段注子紅切。九部。

籒文稯省。

段注㚇亦兇聲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布之八十縷為稯,此乃假字(升字亦然),實即總字。

或作緵,音轉為升,齒音雙聲。

布之八十縷為稯=總之借。

布之八十縷為稯,稯乃總之假字。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布之八十縷爲稯。从禾㚇聲。(𥞝)籀文稯省。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