盭的说文解字解释
盭
lì弦部 部 20画 U+76ED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郎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566頁,第5字許惟賢第1115頁,第1字
𢐀戾也。
段注按此乖戾正字。今則戾行而盭廢矣。戾謂犬出戶下而身曲戾。其意略近。故以戾釋盭。《史記》、《漢書》多用盭字。
从弦省。从𥂱。
段注此會意字。
𥂚,了戾之也。
段注大徐刪此五字。小徐𥂚作盭。了作引。今正。了戾雙聲字。《淮南・原道訓》注曰:抮𨋭,了戾也。《方言》。軫,戾也。注謂相了戾也。王砅注《素問》,段成式《酉陽襍組》皆用了戾。許意山曲曰盩。水曲曰庢。扶風有盩庢縣,取此義。是盩有詘曲之意。故此篆从盩。非用引擊之意也。今《淮南》注了戾,《道藏》不誤。而俗刻作引戾。正與此誤同。
讀若戾。
段注郎計切。十五部。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𤼈鐘(金)西周中期

史墻盤(金)西周中期

秦公鎛(金)春秋早期

說文‧弦部

五十二病方237(隸)秦

馬王堆一號墓牘(隸)西漢

楷書
附检字
弻戾也。从弦省,从盩。讀若戾。臣鉉等曰:盩者,擊辠人見血也,弻戾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