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的说文解字解释
歷
lì止部 部 16画 U+6B77
大徐本
小徐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曆,《說文》無。
曆,《說文》無,正作歷。
《說文》無曆。
字形解说
《說文‧止部》:「歷,過也。從止、厤聲。」甲骨文作「」,從止、秝聲。秝、厤、歷為一字之異體。甲骨文中另有「秝」字,像禾黍分行成列之象,是行秝之本字,也是「歷歷在目」、「歷歷可數」之寓意所在。止為足,秝、厤同音,正是一字異體。金文〈毛公鼎〉不從足,只作「厤」。歷字從止、歷聲。從止,表示行止之義;從厤,表示音讀,兼表清晰、分明之義,本義為經過。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历」。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京津4387(甲)

禹鼎(金)西周晚期

說文‧止部

蒼頡篇10(隸)西漢

夏承碑(隸)東漢

魏封孔羨碑(隸)曹魏

吳谷朗碑(隸)孫吳

楷書
附检字
過也。从止厤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