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的说文解字解释
痹
bì疒部 部 13画 U+75F9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白话解释
痹,风湿病。字形采用“疒”作边旁,采用“畀”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字形從疒省、卑聲,為楷書字形所本。「疒」為病人依靠床上的樣子,作為形符,表示義與病痛有關;「卑」為低下、低微,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篆文字形從疒、畀聲。「畀」為賜予、給予,於此也是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依篆文字形本作「痹」,今則通作「痺」。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痹」。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疒部

武威醫簡81(隸)東漢

流沙簡.小學5.10(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溼病也。从疒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