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周市切頁碼第458頁,第21字續丁孫
畤
天地五帝所基址,祭地。从田寺聲。右扶風有五畤。好畤、鄜畤,皆黃帝時祭。或曰秦文公立也。
附注王筠句讀作「皆黃帝時築」,並注:「築,依《韻會》引改。」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周市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785頁,第1字許惟賢第1210頁,第3字
天地五帝所基止祭地也。
段注止依《韵會》正。下基也。以基止釋畤。以曡韵爲訓也。所基止祭地謂祭天地五帝者。立基止於此而祭之之地也。畤不見於經。秦人因周制垗五帝於四郊。依附爲之。垗字音譌。遂製畤字耳。考《封禪書》。秦襄公居西垂。作西畤。祠白帝。其後文公都汧。作鄜畤。郊祭白帝。其後德公居雍。宣公作密畤於渭南。祭靑帝。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獻公作畦畤櫟陽。祀白帝。漢《高祖》立黑帝祠。命曰北畤。按密上下三畤及鄜畤及北畤,謂之雍五畤。祭靑黃赤白黑五帝之地也。先言天地者,秦時謂五帝卽天地。故曰唯雍四畤。上帝爲尊。秦之郊見卽祭畤也。
从田。寺聲。
段注周市切。一部。
右扶風雝有五畤。
段注《地理志》右扶風雍下曰:有五畤。按雍衹有四畤。密畤,吳陽上畤,下畤,北畤也。《史記》雍五畤。《漢志》右扶風有五畤。葢兼鄜縣之鄜畤祀白帝而言。鄜雖屬左馮翊。而馮翊,扶風故皆內史地。故得統偁之。《史記》於《高祖》未立北畤前曰雍四畤。葢亦謂密,上,下,鄜四畤。是以四畤上親郊見。而西畤,畦畤上不親往。別白言之也。
好畤,鄜畤皆黃帝時築。
段注築各本作祭。今依《韵會》訂。《封禪書》曰: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吳陽武畤。雍東有好畤。自古以雍州積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葢黃帝時嘗用事。雖晚周亦郊焉。其語不經見。縉紳者不道。按史公作吳陽武畤。而許作鄜畤。與史,漢不合。傳聞之異也。
或云秦文公立。
段注秦文公立鄜畤。史,漢皆云尒。而舉爲疑辭。且若好畤亦文公立者。皆傳聞之異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古祭天地之處為垗,垗、畤支蕭旁轉,故義相似。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秦子簋蓋(金)春秋早期

說文‧田部

好畤鼎(隸)西漢

魏上尊號奏(隸)曹魏

楷書
附检字
天地五帝所基址,祭地。从田寺聲。右扶風有五畤。好畤、鄜畤,皆黃帝時祭。或曰秦文公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