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的说文解字解释
甘
gān甘部 部 5画 U+7518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道也。道乃覃之假,長味也。譚亦導之假,侵幽對轉。譚話亦作道。
从口含一,一,道也。道即覃字之借,幽青對轉,故禫服亦稱導服,覃,《說文》云:「味長也」。
白话解释
甘,味美。字形采用“口”作边旁,像口中含一。“一”,是“道”的意思。所有与甘相关的字,都采用“甘”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之,像口含物之形,金文、戰國文字、篆文之形承之,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戰國文字又有一形,以塊形像所含之物,仍屬象形。篆文
,經隸書變體作
,違離原形,楷書沿之,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乙7298(甲)

邯鄲上庫戈(金)戰國早期

包2.125(楚)

郭.老甲.19(楚)

說文‧甘部

老子甲159(隸)西漢

承安宮鼎(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楊統碑(隸)東漢

北海相景君銘(隸)東漢

祀三公山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屬皆从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