甗的说文解字解释
甗
yǎn瓦部 部 20画 U+7517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魚蹇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551頁,第3字許惟賢第1108頁,第6字
甑也。一穿。
段注各本作一曰穿也。小徐本在鬳聲之下。今正。按甑空名窐。見《穴部》。不得云又名甗也。陶人爲甗。實二鬴。厚半寸。脣寸。鄭司農云:甗,無底甑。無底,卽所謂一穿。葢甑七穿而小。甗一穿而大。一穿而大則無底矣。甑下曰甗也,渾言之。此曰甑也一穿,析言之。渾言見甗亦評甑。析言見甑非止一穿。參差互見。使文義相足。此許訓詁之一例也。或曰當依小徐鬳聲之下作一曰甑一穿也六字。山之似甗者曰甗。詩。陟則在甗。傳曰:甗,小山別於大山也。《釋名》曰:甗,甑也。甑一孔者。甗形孤出處似之也。按此謂似甑體而巳。《鬲部》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然則甑形大上小下。山名甗者亦爾。俗作巘。非。《爾雅》。小山別。大山曰鮮。《詩・皇矣》同。字作鮮者,甗之叚借。《文選・吳都賦》作嶰。李注古買反。此因《爾雅》鮮或作𡾮,又譌作嶰也。
从瓦。鬳聲。讀若言。
段注魚蹇切。十四部。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伐甗戈(金)商代晚期

見作甗(金)西周早期

師走貝力甗(金)西周早期

子邦父甗(金)西周中期

王孫壽甗(金)春秋早期

說文‧瓦部

一號墓竹簡222(隸)西漢

孝文廟甗鍑(隸)西漢

平陽甗(隸)西漢

楷書
附检字
甑也。一曰穿也。从瓦鬳聲。讀若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