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的说文解字解释
潘
pān水部 部 15画 U+6F58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暜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244頁,第3字許惟賢第976頁,第11字
淅米汁也。
段注《內則》曰:其閒面垢。燂潘請靧。鄭云:潘,米瀾也。按瀾者,灡之省。力旦反。
从水。番聲。
段注暜官切。十四部。《經典釋文》芳袁反。
一曰潘水。在河南熒陽。
段注熒各本作滎。誤。今正。熒陽故城在今河南開封府滎澤縣西南。《水經注・濟水》篇云:《晉書・地道志》。濟自大伾入河。與河水鬬。南泆爲熒澤。尚書熒波旣瀦。孔安國曰:熒澤,波水。已成遏瀦。闞駰曰:澤名也。故呂忱曰播水在熒陽。謂是水也。昔大禹遏其淫水。而於熒陽下引河東南以通淮泗。按所引呂忱語,謂《字林》也。《字林》多本《說文》。且《說文》、《字林》之例。《手部》播字不應旁及水名。然則《字林》正作潘字。水在熒陽,與《說文》合。馬,鄭,王尚書皆作熒播。謂卽熒澤。許,呂則潘別爲一水。與熒爲二。僞《孔傳》釋熒爲澤名。波爲水名。正同也。鄭注《周禮》熒雒波溠爲四。云波讀爲播。引《禹貢》熒播旣都。則注書一之,注《周禮》亦二之矣。僞孔本作波。依《周禮》改尚書也。許作潘,謂潘其正字,播其假借字也。今潘水未聞。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淅米汁也,古無肥皂,故以潘洗頭也。
字形解说
金文的字形僅作番。篆文從水,表示與水相關;番聲,表示聲音。隸變作,楷定作潘。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魯侯鬲(金)西周晚期

說文‧水部

漢印徵西漢

漢印徵西漢

校官碑(隸)東漢

吳永安四年鏡(隸)孫吳

西晉三國志寫本(隸)西晉

楷書
附检字
淅米汁也。一曰水名,在河南滎陽。从水番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