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的说文解字解释
叛
pàn半部 部 9画 U+53DB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革命黨可稱反(自主),服從外國可稱叛(依他)。
有自主權而抗政府者曰反(革命黨),服從外國而侵本國者曰叛(反,犯上也;叛,犯上而媚外也。)言反于此而不反于彼,故从半反。
有自主權而抗政府者曰反,藉手外人而侵本國之土地者曰叛。
白话解释
叛,分离。字形采用“半”作边旁,采用“反”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叛」字篆文從反、半聲。楷書繼承篆文的形體。字從「反」為義符,表示反叛的意思;從「半」為聲符,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半」字本義為「物中分也」,物中分後,則各占一半,各占一半的往往互相不容,因此「叛」字從「反」聲,與「物中分互不相容」意義相關。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半部

吳谷朗碑(隸)孫吳

楷書
附检字
半也。从半反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