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的说文解字解释
淩
líng水部 部 11画 U+6DE9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力膺反頁碼第891頁,第4行,第2字述
水,在臨淮。從水夌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力膺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2139頁,第1字許惟賢第932頁,第2字
淩水。在臨淮。
段注《前志》臨淮郡。《後志》爲下邳國。《前志》泗水國淩。應劭曰:淩水所出。入《淮南》。《後志》淩屬廣陵郡。《水經注》淮水篇。淮水,左逕泗水國南。淩水,出淩縣。東流,逕其縣故城東。而東南流,注於淮。是曰淩口。今江蘇徐州府宿遷縣縣東南五十里有淩城。淩水未詳。
从水。夌聲。
段注力膺切。六部。《廣韵》曰:淩,歴也。今字今義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淩水。淩駕,止當作夌,或作陵。
訓歷者,或作陵。皆為夌(訓越)之假借。
夌駕,淩,陵皆借字。
淩駕字當作夌,作陵亦通。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水部

古地圖(隸)西漢

老子乙前125上(隸)西漢

朝侯小子殘碑(隸)東漢

魏上尊號奏(隸)曹魏

晉祀后土殘碑(隸)晉

楷書
附检字
水。在臨淮。从水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