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泰的说文解字解释

泰的说文解字解释

tài

水部 部 10画 U+6CF0

tài

水部

10画

U+6CF0

他葢切

𡙌,夳

大徐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蓋切、他達切頁碼375頁,第23

𡙌

異體

𡙌滑也。从𠬞从水,大聲。

鉉注臣鉉等曰:本音他達切。今《左氏傳》作汏輔,非是。

夳古文泰。

附注《說文新證》:「楚簡『太』字,係从『大』字分化,而於大字右上打一斜筆以為分化符號,且因『大』字以為聲。」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他蓋反頁碼918頁,第7行,第2

夳滑也。從𠬞、水,大聲。

反切………頁碼918頁,第7行,第3

古文泰如此。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葢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258頁,第1許惟賢982頁,第6

夳滑也。

段注此以曡韵爲訓。字从𠬞水。水在手中。下澑甚利也。與《辵部》達字義近。皆他達切。《周易・泰》,通也。否,塞也。《左傳》汏輈及鼓跗著于丁寧,汏輈以貫笠轂。皆滑之意也。滑則寛裕自如。故引伸爲縱泰。如《論語》泰而不驕是也。又引伸爲泰侈。如《左傳》之汏侈,《西京賦》之心奓體泰是也。汏卽泰之隸省。隸變而與淅米之汏同形。作汰者誤字。

𠬞水。

段注會意。

大聲。

段注他葢切。十五部。按隸作泰。字形字音字義皆與古絶異。

夳,古文泰如此。

段注按當作夳。从仌,取滑之意也。从大聲。轉寫恐失其眞矣。後世凡言大而以爲形容未盡則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謂太卽《說文》夳字。夳卽泰,則又用泰爲太。展轉貤繆。莫能諟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泰【撻】。滑達當作滑泰。《論語》「泰而不驕」,泰乃太假,宽大而不驕也。

泰,滑也,引申為通。

滑澾=滑泰,縱泰=縱大(即「大而不驕」之大,言寬大而不驕也)。泰否之泰訓通,滑則通也。(?)

滑澾字當作泰。「泰而不驕」,泰係大字,言寬大而不驕也。○太係大之俗字,非古文夳字之形誤。

白话解释

泰,润滑。字形由“廾、水”会义,“大”是声旁。“夳”,是古文写法的“泰”字。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說文》古文作太。篆文字形從廾、從水,像水在手中下灌;大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定作泰。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滑也。从廾从水,大聲。臣鉉等曰:本音他達切。今《左氏傳》作汏輔,非是。(冭)古文泰。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