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的说文解字解释
泣
qì水部 部 8画 U+6CE3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羌邑反頁碼第919頁,第4行,第2字述
無聲出涕者泣。從水立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去急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260頁,第3字許惟賢第983頁,第8字
無聲出涕者曰泣。
段注依《韵會》所據小徐本訂。者,別事䛐也。哭下曰:哀聲也。其出涕不待言。其無聲出涕者爲泣。此哭泣之別也尚書《大傳》曰:《微子》將往朝周。過殷之故墟。志動心悲。欲哭則爲朝周。俯泣則近婦人。推而廣之作雅聲。謂之麥秀歌。
从水。立聲。
段注去急切。七部。《素問》以爲歰字。
白话解释
泣,无声出涕叫“泣”。字形采用“水”作边旁,“立”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形構從水、立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立聲,表示音讀。楷定作泣。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郭.五.17(楚)

說文‧水部

天文雜占末.下(隸)西漢

武威簡.泰射42(隸)西漢

武威醫簡84甲(隸)東漢

夏承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無聲出涕曰泣。从水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