沴的说文解字解释
沴
lì水部 部 8画 U+6CB4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郎計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203頁,第3字許惟賢第959頁,第2字
水不利也。
段注《河東賦》。秦神下讋。跖魂負沴。服䖍曰:沴,河岸之坻也。晉灼申之曰:沴,渚也。按坻礙水。令水不行。故謂之沴。
从水。㐱聲。
段注郎計切。按㐱聲本音當在十二部。鄭訓沴爲殄是也。今音郎計者,依如淳音拂戾之戾也。
《五行傳》曰:若其沴作。
段注其當作六。字之誤也。《五行傳》,謂伏生《洪範・五行傳》也。若六沴作。見《洪範・五行傳》文。鄭曰:沴,殄也。服䖍曰:沴,害也。司馬彪引《五行傳》說曰:氣之相傷謂之沴。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與俗戾意同。《漢書》用戾作盭,惟關於天災作沴。然三字同。
今讀戾,乃之蒸對轉。
戾,犬从户下出也。謬盭。災沴。《漢書》都用盭代戾,惟關于天用沴,
《漢書》用盭代戾,惟關于天用沴。其實沴、戾、盭三字皆通。災沴。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水部

楷書
附检字
水不利也。从水㐱聲。《五行傳》曰:“若其沴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