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的说文解字解释
東
dōng東部 部 8画 U+6771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得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082頁,第1字許惟賢第476頁,第4字
動也。
段注見《漢・律曆志》。
從木。官溥說。從日在木中。
段注木,榑木也。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得紅切。九部。
凡東之屬皆從東。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動也。西本為在巢上,引申為西方,本動詞而變為名詞,東為日在木上,引申為動,名詞變為動詞。動本作東。東動西棲,東起西止。
白话解释
东,移动。字形采用“木”作边旁。官溥的观点认为,字形采用“日、木”会义,表示日在树丛中。所有与东相关的字,都采用“东”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及戰國文字,皆像橐中有物而以繩索束縛兩端之形。其中橐腹的部分作「」、「
」,形似「田」,中間橫直交錯,像囊袋的紋路;上下兩端則為繩索束縛的樣子,而與橐腹相結合,上下連筆類似「木」形,故篆文誤以為該字乃「從日在木中」。隸書、楷書據篆文從木之形,將上筆變為橫畫而成「東」,已不易見出橐中有物之形了。在六書中屬於獨體象形。規範字作「东」。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前6.32.4(甲)

甲436(甲)

京津4345(甲)

保卣(金)西周早期

辟東作父乙尊(金)西周早期

包2.153(楚)

天卜(楚)

包2.125(楚)

說文‧東部

睡.日乙169(隸)秦

古地圖(隸)西漢

河東鼎(隸)西漢

孫臏4(隸)西漢

熹.儀禮.有司(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動也。从木。官溥說:从日在木中。凡東之屬皆从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