撻的说文解字解释
撻
tà手部 部 15画 U+64BB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𨔶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430頁,第2字許惟賢第1056頁,第10字
鄉㱃酒罰不敬。撻其背。
段注《周禮・閭胥》。凡事掌其比。觵撻罰之事。故書或言觵撻之罰事。鄭云:觵撻者,失禮之罰。觵用酒。其爵以兕角爲之。撻,扑也。按鄭但云失禮。許必系之《鄉飲酒》者,禮莫大於此。惟此可登時行觵撻也。
从手。𨔶聲。
段注他𨔶切。十五部。
古文撻。
段注从虍者,言有威也。
《周書》曰:𨘈㠯記之。
段注周當作虞。此《皋陶謨》文。壁中古文作𨘈也。
白话解释
挞,乡人聚会饮酒时,处罚缺乏礼数的人,鞭打他们的后背。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達”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挞”。 《周书》上说:“要鞭挞以使他们记住行酒礼数”。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說文古文

說文‧手部

楷書
附检字
鄉飲酒,罰不敬,撻其背。从手達聲。(𨘈)古文撻。《周書》曰:“𨘈以記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