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的说文解字解释
撫
fǔ手部 部 15画 U+64AB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芳武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401頁,第3字許惟賢第1043頁,第9字
安也。从手。𣞤聲。
段注芳武切。五部。
一曰揗也。
段注揗各本作循。今正。揗者,摩也。拊亦訓揗。故撫拊或通用。
古文撫。从亾辵。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本誼為揗,訓安者當作古文𨑑。
白话解释
抚,安抚。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無”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抚”是依次抚顺的意思。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手、無聲,《說文》古文從辵、亡聲。隸書、楷書同篆文。從「手」為義符,表示是手部的動作;從「無」為聲符,不兼義。「無」是「舞」的本字,義為「跳舞」,和「撫」義無關。古文從「亡」聲也不兼義。「撫」字各體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郭.性.34(楚)

說文古文

說文‧手部

孫臏93(隸)西漢

孫臏258(隸)西漢

孔宙碑(隸)東漢

晉孫夫人碑(隸)西晉

楷書
附检字
安也。从手無聲。一曰循也。(𨑑)古文从辵、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