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的说文解字解释
援
yuán手部 部 12画 U+63F4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羽元反頁碼第973頁,第2行,第3字述
引也。從手爰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雨元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419頁,第2字許惟賢第1051頁,第10字
引也。
段注《大雅》。以爾鉤援。《毛傳》。鉤援,鉤,鉤梯也。所以鉤引上城者。又無然畔援。傳曰:無是畔道。無是援取。
从手。爰聲。
段注雨元切。十四部。
白话解释
援,牵手导引。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爰”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從手、爰聲。篆文、隸書、楷書同。字從「手」為義符,表示是手部的動作;從「爰」為聲符,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爰」字本義為「引也」,此義與「援」關係密切,古文字學家則普遍以為「爰」就是「援」的本字,因此「援」從「爰」聲有兼義的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手部

睡虎地簡37.101(隸)秦

史晨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引也。从手爰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