揄的说文解字解释
揄
yú手部 部 12画 U+63C4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羊朱反頁碼第971頁,第6行,第2字述
引也。從手俞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羊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415頁,第1字許惟賢第1049頁,第4字
引也。
段注漢郊祀歌曰:神之揄。臨壇宇。師古云:揄,引也。《史記》。揄長袂。《廣韵》。揄揚,詭言也。皆其引申之義。《大雅》。或春或揄。叚揄爲舀也。
从手。兪聲。
段注羊朱切。古音在四部。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手部

睡虎地簡4.10(隸)秦

孫臏36(隸)西漢

鮮于璜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引也。从手俞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