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掊的说文解字解释

掊的说文解字解释

手部 部 11画 U+638A

pǒu,póu

手部

11画

U+638A

父溝切

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父溝切頁碼402頁,第17

掊把也。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从手㕻聲。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步矛反頁碼966頁,第5行,第3

掊杷也。從手咅聲。今鹽官入水取鹽曰掊。

鍇注臣鍇曰:「《詩》曰:『曽是掊克。』」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父溝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392頁,第2許惟賢1039頁,第9

掊杷也。

段注杷各本作把。今正。《木部》曰:杷者,收麥器也。引申爲凡用手之偁。掊者,五指杷之。如杷之杷物也。史,漢皆言掊視得鼎。師古曰:掊,手杷土也。杷音蒲巴反。其字从木。按今俗用之刨字也。《大雅》曰:曾是掊克。傳曰:掊克,自伐而好勝人也。以自伐釋掊,以好勝人釋克。未得其解。《定本》掊作倍。《正義》謂己兼倍於人而自矜伐。似《定本》爲是矣。然《孟子》書亦作掊克。趙注但云不良也。知詩本不作掊。毛意謂掊爲倍之叚借字。掊有聚意。與捊音義近。有深取意。則不同捊也。毛〈詩〉《釋文》云:掊克,聚斂也。此謂同捊也。《方言》曰:掊,深也。郭注云:掊尅,深能。以深釋掊,以能釋尅。此亦必古說。但皆非毛義。《方言》掊訓深,與許說合。《六書故》引唐本作捊也。不若顔氏本作杷。

从手。咅聲。

段注父溝切。《廣韵》薄矦切。古音在一部。

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

段注《百官志》注引胡廣曰:鹽官掊坑而得鹽。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把也,掊、把古雙聲。

「掊克」,挖之意也。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把也。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从手咅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