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振的说文解字解释

振的说文解字解释

手部 部 10画 U+632F

zhèn

手部

10画

U+632F

章刃切

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章刃切頁碼404頁,第22

振舉救也。从手辰聲。一曰奮也。

附注邵瑛羣經正字:「案:此即俗賑濟之本字。」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章信反頁碼971頁,第3行,第1

振舉救也。從手辰聲。一曰奮也。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章刃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412頁,第2許惟賢1048頁,第3

振舉救之也。

段注之字依《韵會》補。諸史籍所云振給,振貣是其義也。凡振濟當作此字。俗作賑,非也。《匡謬正俗》言之詳矣。

从手。辰聲。

段注章刃切。十三部。

一曰奮也。

段注此義則與震略同。《采芑》傳曰:入曰振旅。振鷺傳曰:振振,羣飛皃。《七月》傳曰:沙雞羽成而振訊之。皆此義。麟止,殷其雷傳曰:振振,信厚也。則此義之引申。葢未有不信厚而能奮者。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振濟當從此。

本誼當作奮。舉救之也,乃挋之借。

振給⊙、振⊙饑,不當作賑。賑,富也。義剔。

振濟。賑,富也。

白话解释

振,托举救援陷落者。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辰”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振”是“奋起”的意思。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辵、䢅聲,或以為即「振」字。篆文從手、辰聲。隸書、楷書同篆文。「振」從「手」為義符,表示是手部的動作;從「辰」為聲符,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辰」字的本義為「震也」,引申有「動、起」的意思,「振」的「救濟、救助、奮發、震撼」也都有「動、起」的意思,二者含義接近,因此「振」從「辰」聲有兼義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舉救也。从手辰聲。一曰奮也。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