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郎忒反頁碼第975頁,第3行,第3字述
《易》筮,再扐而後卦。從手力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盧則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425頁,第2字許惟賢第1054頁,第6字
易𥷂再扐而後卦。
段注《易・繫辭》傳文也。卦今易作掛。《釋文》云:京作卦。云再扐而後布卦。葢許同京也。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爲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虞翻曰:奇,所掛一策。扐,所揲之餘。不一則二。不三則四。取奇以歸扐。扐幷合掛左手之小指。爲一扐,則似閏月定四時成歲。故歸奇於扐以象閏者也。巳一扐,復分掛如初揲之。歸奇於初扐。幷掛左手次小指閒。爲再扐,則再閏也。又分扐揲之如初。而掛左手苐三指閒。成一變,則布卦之一爻。謂巳二扐,又加一爲三。幷重合前二扐爲五歲。故五歲再閏。再扐而後掛。據虞則字作掛者,謂再爲分二掛一。或作卦者,謂於此起卦爻。皆可通也。凡數之餘曰扐。《王制》。祭用數之仂。喪用三年之仂。鄭皆以爲數之什一。仂,扐葢同字。《考工記》云:以其圍之阞捎其藪。假阞爲之。鄭以爲三分之一。然則權度多少中其節謂之扐。無定數也。
从手。力聲。
段注盧則切。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或作仂,即今所謂零數耳。故鄭注十分之一、三分之一。
餘也,幾分之幾皆可謂扐。
或作仂,即零數也,故鄭注訓1/10,1/3。
1/10,1/3皆可作扐,即今零數也。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手部

王孝淵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易》筮,再扐而後卦。从手力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