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的说文解字解释
患
huàn心部 部 11画 U+60A3
大徐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胡丱切頁碼第357頁,第5字續丁孫
患
憂也。从心上貫吅,吅亦聲。
𢠶
異體𨴮
古文从關省。
𢤒
亦古文患。
附注段玉裁注:「(从心,上貫吅,吅亦聲)此八字乃淺人所改竄,古本當作从心、毌聲四字,毌、貫古今字。古形橫直無一定。如目字偏旁皆作罒。患字上从毌,或橫之申,而又析為二中之形,蓋恐類於𦥔也。」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反切戶慣反頁碼第866頁,第5行,第2字述
憂也。從心上貫吅,吅亦聲。
鍇注臣鍇曰:「通論詳矣。」
反切………頁碼第866頁,第6行,第1字述
古文從關省。
反切………頁碼第866頁,第6行,第2字述
亦古文,從臼、心。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胡丱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054頁,第1字許惟賢第898頁,第6字
𢝊也。从心上貫吅。吅亦聲。
段注此八字乃淺人所改竄。古本當作从心毌聲四字。毌貫古今字。古形横直無一定。如目字偏旁皆作罒。患字上从毌。或横之作申。而又析爲二中之形。葢恐類於𦥔也。《春秋繁露》曰:心止於一中者謂之忠。持二中者謂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董氏所說固非字之本形矣。古毌多作串。《廣韵》曰:串,穿也。親串卽親毌。貫,習也。《大雅》。串夷載路。傳曰:串,習也。葢其字本作毌。爲慣摜字之叚。借也。《廣韵》又謂炙肉之器爲丳。初限切。亦毌字之變體也。患胡丱切。十四部。舊多讀平聲。
古文从關省。
段注以關省爲聲也。關从𢇂聲。𢇂从卝聲。卝者,从《說文》卵字。
亦古文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从心上貫,串即貫。董仲舒說大謬,因未識此字。
是淺人所改,蓋當作从心上毌,毌亦聲。董仲舒說謬甚,蓋老董不識得這個字。
从心上串,串亦聲。
白话解释
患,忧虑。字形采用“心”作边旁,心上一竖贯穿“吅”,“吅”同时也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患”字,采用有所省略的 “關”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從戰國文字、篆文到隸書、楷書,字形都是從心,表示內心的狀態;串(《說文》無串字,此處串乃毌「古文貫」之變形)聲,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古文或從關省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1

藤花榭本重文2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郭.老乙.7(楚)

說文古文

說文古文

說文‧心部

老子乙前64下(隸)西漢

大通上孫家寨漢簡(隸)西漢

定縣竹簡28(隸)西漢

西狹頌(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憂也。从心上貫吅,吅亦聲。(𢠶)古文从關省。(𢤒)亦古文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