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桓的说文解字解释

桓的说文解字解释

木部 部 10画 U+6853

huán

木部

10画

U+6853

胡官切

𣒯

大徐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胡官切頁碼188頁,第15

𣒯

異體

𣒯亭郵表也。从木𠄢聲。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一反切戶寒反頁碼473頁,第6行,第1

𣒯亭郵表。從木亘聲。

鍇注臣鍇曰:「亭郵立木爲表,交木于其耑,則謂之華表,言若華也。古者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郵過也,所以止過客也。表雙立爲桓,《周禮》云:」執桓圭。「鄭玄以爲若宫室象,則謂若雙立之柱也。桓又作瓛,瓛則馬口吻㫄雙鐵,此珪文亦似雙鐵也。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胡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027頁,第1許惟賢452頁,第6

𣒯亭郵表也。

段注《檀弓》注曰:四植謂之桓。按二植亦謂之桓。一柱上四出亦謂之桓。《漢書》。瘞寺門桓東。如淳曰:舊亭傳於四角面百步。築土四方。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餘。有大板貫柱四出。名曰桓表。縣所治夾兩邊各一桓。陳宋之俗言桓聲如和。今猶謂之和表。師古曰:卽華表也。《孝文紀》。誹謗之木。服䖍曰:堯作之。橋梁交午柱。崔浩以爲木貫柱四出名桓。

從木。𠄢聲。

段注故官切。十四部。《釋訓》曰:桓桓,威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亭郵表也。今之旗(干)[杆](一柱,上四出)即桓之遺意,並非旗[杆]也,鐘鼎桓作「‖」,桓表轉作華表。今墳上之華表已非古制。

訓威者當作狟,《書》有「狟狟」。盤桓當作亘,盤旋也。

亭郵表也。今之[旗]杆即桓之遺意,鐘鼎桓作‖,桓表轉為華表(和表)。桓訓威義者,《說文》有狟字,狗很兇也。

字形解说

金文字形從木、亘聲,左旁的「」為「亘」的初文。「木」為樹,作為形符,表示義與樹木有關;「亘」為回旋、盤旋,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篆文將「」改形作「」,隸書定為「亘」,形體又變,為楷書之所本。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亭郵表也。从木亘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