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息的说文解字解释

息的说文解字解释

心部 部 10画 U+606F

心部

10画

U+606F

相卽切

大徐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相卽切頁碼349頁,第13

息喘也。从心从𦣹𦣹亦聲。

附注段玉裁注:「自者鼻也。心氣必从鼻出,故从心、自。」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反切消式反頁碼850頁,第1行,第1

息喘也。從心、自,自亦聲。

鍇注臣鍇曰:「自,鼻也,气息從鼻岀,會意。」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相卽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005頁,第1許惟賢875頁,第8

息喘也。

段注《口部》曰:喘,疾息也。喘爲息之疾者,析言之。此云息者喘也,渾言之。人之氣急曰喘。舒曰息。引伸爲休息之偁。又引伸爲生長之偁。引伸之義行而鼻息之義廢矣。詩曰:使我不能息兮。傳曰:憂不能息也。黍離傳曰:噎,憂不能息也。此息之本義也。其他詩息字皆引伸之義也。許書齂,臥息也。呬,息也。㞒,臥息也。䯉,咽中息不利也。㒫,飲食屰气不得息也。覞部䨳,見雨而比息也。皆本義也。

从心自。

段注自者,鼻也。心气必從鼻出。故从心自。如心思上凝於𦥓。故从心𦥓。皆會意也。相卽切。一部。各本此下有自亦聲三字。自聲在十五部。非其《聲類》。此與思下云𦥓聲,皆不知韵理者所爲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凡氣息字皆可引申為休息。

白话解释

息,喘气。字形采用“心、自”会义,“自”也作声旁。

字形解说

息的字形從自,自是鼻子的本字,像鼻形;甲文作,金文有作者,皆像鼻孔下引氣以出入形。金文亦作,從自從心,與篆文同,表示心氣從鼻竅而出;隸、楷因之。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戰國文字作,從二自,則是息之繁文。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喘也。从心从自,自亦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