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的说文解字解释
怨
yuàn心部 部 9画 U+6028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於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043頁,第4字許惟賢第893頁,第9字
恚也。从心。夗聲。
段注於願切。十四部。
古文。
段注按此篆體葢有誤。《集韵》、《類篇》云:古作𢘖。又《班馬字類》、《韵會》皆引《史記・封禪書》百姓㤪其法。字作㤪。今《史記》無有如此者。葢古字日卽於亡矣。
白话解释
怨,藏恨于心。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夗”作声旁。,古文怨字。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字形從心,表示內心的狀態;夗聲,表示音讀。《說文》古文從心,宛省聲。在六書中皆屬於形聲。隸變作,楷定作怨。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上(1).䊷.6(楚)

說文古文

說文‧心部

睡.為25(隸)秦

老子甲53(隸)西漢

老子乙前18上(隸)西漢

武梁祠畫象題字(隸)東漢

張遷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恚也。从心夗聲。〔𢘈(𢘔)〕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