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的说文解字解释
帶
dài巾部 部 11画 U+5E36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當葢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429頁,第4字許惟賢第626頁,第2字
紳也。
段注《糸部》曰:紳,大帶也。
男子鞶帶。婦人帶絲。
段注古本皆如此。毛本依小徐。誤。《內則》曰:男鞶革。女鞶絲。《革部》鞶下云:大帶也。男子帶鞶。婦人帶絲。按古有大帶。有革帶。革帶以繫佩韍而後加之大帶。則革帶統於大帶。故許於紳,於鞶皆曰大帶。實則《內則》之鞶專謂革帶。此偁《內則》者,謂鞶統於紳,佩繫於鞶也。
象繫佩之形。
段注謂卌也。
佩必有巾。从重巾。
段注謂𢁝也。當葢切。十五部。
白话解释
带,较宽的衣带。男子佩皮革的衣带,妇人以丝为衣带。,像系佩的样子。衣佩一定有巾,所以字形采用“巾”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二個形體都像是一條有裝飾的長帶子。金文一個像中央佩有飾物的帶子;另一個是合體,形體上方的帶子像有二個飾品,下方像裙子。戰國文字上方像帶子上有飾品的樣子,下方也是像裙子。篆文改從「巾」,指布的材質;上方形體與戰國文字相近似,像有飾物的布帶。隸書稍有變化,楷書則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粹1243(甲)

寧滬1.508(甲)

庫1231(甲)

京都2100(甲)

㝨盤(金)西周晚期

子犯鐘(金)春秋中期

春成侯盉(金)戰國晚期

信2.02(楚)

仰25.14(楚)

仰25.24(楚)

望2.48(楚)

曾138(楚)

天策(楚)

天策(楚)

包2.219(楚)

說文‧巾部

睡.日甲13(隸)秦

縱橫家書114(隸)西漢

老子乙189上(隸)西漢

武威簡.士相見12(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流沙簡.屯戍15.15(隸)東漢

孔彪碑(隸)東漢

張遷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紳也。男子鞶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从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