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的说文解字解释
巍
wēi嵬部 部 20画 U+5DCD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九上反切牛威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746頁,第1字許惟賢第763頁,第6字
高也。
段注高者必大。故《論語》注曰:巍巍,高大之稱也。《左傳》。卜偃曰:萬,盈數也。巍犬名也。雉門外闕高巍巍然。謂之象巍。按本無二字。後人省山作魏。分別其義與音。不古之甚。
从嵬。委聲。
段注牛威切。按古音當在十六部。
白话解释
巍,山峰高耸。字形采用“嵬”作边旁,“委”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作從嵬、委聲。從「嵬」表示山勢的高大不平,「委」聲用來標示音讀。篆文、隸書、楷書構形雖同,但戰國文字和隸書將「山」旁擺在「委」、「鬼」之間,位置不同。《說文》:「巍,高也。从嵬、委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巍公瓶(金)戰國

說文‧嵬部

睡虎地簡4.15(隸)秦

老子甲後333(隸)西漢

天文雜占1.1(隸)西漢

居延簡甲938(隸)西漢

魯峻碑陰(隸)東漢

石門頌(隸)東漢

晉鄭舒墓碣(隸)西晉

楷書
附检字
高也。从嵬委聲。臣鉉等曰:今人省山从爲魏國之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