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咅的说文解字解释

咅的说文解字解释

丶部 部 8画 U+5485

pǒu,tòu

丶部

8画

U+5485

天口切

㕻,㰯

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天口切頁碼159頁,第11

異體

㕻相與語,唾而不受也。从丶从否,否亦聲。

㰯咅或从豆从欠。

小徐本

卷别卷十反切他豆反頁碼404頁,第1行,第1

㰯相與語唾而不受也。從否,從丶,否亦聲。

鍇注臣鍇曰:「唾而不受,止其言也。丶,柱止也;故從丶。棓、部、倍、陪、菩、箁從此。」

反切………頁碼404頁,第2行,第1

咅或從豆、欠。

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天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857頁,第1許惟賢379頁,第6

㰯相與語唾而不受也。

段注今俗有此。

从丶。从否。

段注《不部》曰:否,不也。从丶否者,主於不然也。

丶亦聲。

段注丶各本作否。非。今正。㕻,韵書皆入侯部。或字从豆聲。豆與丶同部。《周易》蔀斗主爲韵。蔀正㕻聲也。天口切。四部。其形𣜩作咅。

咅或从豆欠。

段注欠者,口气也。豆者,聲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咅=唗(俗字)。呸之入聲【託】[一]

音推,今唱戲時有「唗」,音與此同。然倍字等皆從此聲,則讀為否平聲亦可。今曰胚、披二音皆是此字。《孟子》,「否,不然也」,否為聲,亦與此咅字音近,蓋二字本相出入。

俗作「唗」、「呸」。[一]呸,《字彙》「鋪杯切」,平聲。咅《說文》大徐「天口切」,去聲。託「他各切」,入聲。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相與語,唾而不受也。从丶从否,否亦聲。(㰯)咅或从豆从欠。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