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名的说文解字解释

名的说文解字解释

口部 部 6画 U+540D

míng

口部

6画

U+540D

武幷切

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武幷切頁碼41頁,第21

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彌并反頁碼126頁,第2行,第2

名自命也。從夕、口。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鍇注臣鍇按:古人云「命世者名是」是也,此會意。

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武幷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24頁,第4許惟賢99頁,第4

名自命也。

段注《祭統》曰: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此許所本也。《周禮》小祝故書作銘。今書或作名。《士喪禮》古文作銘。今文皆爲名。按死者之銘。以緇長半幅。緽末長終幅。廣三寸。書名于末曰:某氏某之柩。此正所謂自名。其作器刻銘。亦謂稱揚其先祖之德。著己名於下。皆衹云名已足。不必加金旁。故許君於《金部》不錄銘字。從周宫今書,禮今文也。許意凡經傳銘字皆當作名矣。鄭君注經乃釋銘爲刻。劉熙乃云:銘,名也。記名其功也。呂忱乃云:銘,題勒也。不用許說。

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

段注冥,幽也。

故㠯口自名。

段注故从夕口會意。武幷切。十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或以為名與命同,命从令、口,从卪,名亦當从卪口。

古人命、名二字義近,相假借。命从卪,或謂名亦當从卪作名。其說較《說文》為長。銘字《說文》所無,蓋古只用名字。然銘字古書已屢見之矣。

古人命、名二字義近。命从卪,或謂名亦从卪,說較《說文》是。銘,《說文》無,但古書已屢見之矣。

白话解释

名,自称。字形采用“口、夕”会义。夕,天黑。天黑了人们不相见,所以用嘴向别人说自己的名。

字形解说

從甲骨文到楷書,名字字形都是從口、從夕。口是嘴巴,指發聲的器官;夕是黃昏,指時辰。表示天黑時看不清對方,打招呼時乃自報姓名。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